2014年,互聯網企業在租車出行、金融、視頻領域攻城略地,極大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如出租汽車公司、銀行和廣播電視臺網。
專車:一邊點贊,一邊釜底抽薪;前路難探,內部利益出現分化
“專車”,作為車共享領域的一個微創新,其出發點是有效利用社會閑置資源,并解決中高端客戶重視服務的出行需求。專車是滴滴、快的大戰的自然延續,像躍入出租車行業的鯰魚,嚴重威脅到現有的利益分配格局。而政策既要維護現行法規的尊嚴,又不愿明顯表現出扼殺創新的姿態。出租汽車公司或明或暗的告狀、舉報,司機罷運,加劇了政府的兩難處境。
現狀:為了便于管理數以萬計的出租汽車司機,各地政府普遍倚重出租汽車公司。具體做法是將“運營許可證”頒給出租汽車公司,由后者對司機進行管理。出租汽車公司以保證金、抵押金的名義收取的款項足以支付車輛首付款,司機本質上開著自己花錢買的車,每月還要上交數千元管理費(俗稱“份子錢”)。除了支付購車按揭、交納社會費用,出租汽車公司可以自由支配的資金相當豐厚。賬面利潤不見得高,但管理費卻居高不下。據業內人士透露,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出租車公司,管理人員與出租車司機比例竟然是1∶1!出租車公司成了空手套白狼的“寡頭”,司機開著用自己的錢買的車還得交份子錢,比“駱駝祥子”還冤。在很大程度上,分配不公是拒載、服務惡劣等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根本原因。
專車不僅與出租車爭奪客源,更造成出租汽車司機人心浮動。部分城市取消出租車燃油費,收入減少出租車司機們開始了罷工行動。比如1月4日遼寧沈陽出租車的集體罷工、1月8日南京出租車司機的停運,把大家的視野拉回了壟斷已久的出租車行業。
專車主要有兩種運營模式:
一是以Uber為代表的三方合作式:互聯網公司提供信息服務,他們從汽車租賃公司(如神州租車)租賃車輛,同時雇傭第三方勞務派遣公司提供的駕駛員;
二是以易到為代表的私家車掛靠式,私家車主連人帶車加入后,互聯網公司將私家車掛靠給第三方租賃公司,同時將司機簽訂給第三方勞務派遣公司。
第二種方式相對于前者更易聚積大量車輛,同時成本更低,因此被大多數專車公司,比如滴滴、快的、易到使用。但它的弊端在于責權不夠清晰、遇事故問題難以處理、管理不夠透明,雖說其聚集社會閑散資源的形式必須肯定,但也可以說是在給黑車“洗白”。這種涉及“洗車”的模式一誕生就遭到政府的強烈關注和規制。
先在8月有一個小規模的隔空叫喊:8月12日凌晨,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運輸管理局下發《關于嚴禁汽車租賃企業為非法營運提供便利的通知》:“將私家車輛或其他非租賃企業車輛用于汽車租賃經營的,屬于違規行為。”對此,各個公司進行了不同的回應。易到在表明自己“是提供出行服務的信息平臺,并不直接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同時,也點名了自身的優勢和創新所需要的政策寬容,頗有叫板之意,“約租車作為一種創新性出行服務……是一種公共出行的有效補充形式。我們深信,所有的創新都伴隨著政策隨之而來的變化與發展,因此易到用車也一直與有關部門保持密切溝通。”
隔空嗆聲預示著危機的到來,彼此的醞釀終在去年年終爆發。
12月24日,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楊小溪在一個人大代表調研會上表示,“滴滴專車是黑車,營運不合法”;
12月26日,上海市交通委披露,截至目前已查扣12輛滴滴專車,其中5輛車駕駛員被行政罰款各1萬元,剩余7輛車尚在調查取證中;
1月8日,廣州市交委認定“專車”涉非法營運,將從嚴打擊;濟南、青島等地也發表了同樣嚴厲的封殺言辭。
四面楚歌的“專車”在政策的高壓下危如累卵——就在各地封殺聲音甚囂塵上之時,劇情卻忽然出現了“轉機”。
1月8日,交通運輸部發言人表示,各類“專車”軟件是新時期跨越出租汽車與汽車租賃傳統界限的創新服務模式,但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經營。
實際上,專車已經被釜底抽薪!如果不讓用私車,在一線城市都限購、正規出租公司的車隊規模增長空間極為有限的背景下,專車對出租公司的威脅大大減弱!滴滴、快的先后宣布融資7億美元和6億美元,易到用車通過海爾金融獲得80億資金額度(大約相于于13億美元,略高于滴滴+快的融資之和)。可見,錢對互聯網企業不是問題,車輛牌照是錢解決不了的問題。
此外,專車陣營利益分配問題也被擺上臺面:一是應用平臺按單收取車費的10%到15%作為信息費;二是汽車租賃公司按日收取160元到180元“車輛使用費”,司機每天一睜眼就欠錢,不管拉不拉活都要交錢,給人的感覺是分子錢又回來了!
專車前路難探。
互聯網金融:官方摸索、民間試探?都在邊走邊看
2013年,橫空出世的余額寶從海量用戶聚集的資金,通過貨幣基金變成協義存款,獲取6%以上的年化收益,而且支取的方便性甚至高于活期存款。一時間,活期存款大搬家成了銀行的惡夢。
銀行方面的反擊非常有序:
一是改善的自身的服務,提供可以與余額寶競爭的理財產品。平安、工行、交行、中行、民生的類余額寶產品,紛紛采取1分錢起購,0手續費,每日獲得收益,并且滿足T+0贖回政策,收益和流動性不比“余額寶”的互聯網理財遜色。
二是取締對貨幣基金協議存款的優惠:不允許存在提前支取存款或提前終止服務,而仍按原約定期限利率計息或收費標準收費等不合理的合同條款。
三是“截余額寶的流”:四大行將支付寶快捷支付額度調低到單筆最高5000元,每月不超過5萬元。
還有一項未經官方確認的殺著,那就是在協議存款這一命脈上對余額寶進行封殺。有報道稱,大型商業銀行不接受貨幣基金協議存款。
多管齊下,余額寶的收益率疊創新低,年化收益率一路跌至4.5%以,吸引力大為降低。到2014年第三季度,余額寶規模首出現季度性下降。這一仗,銀行守住了自己的陣地。
互聯網銀行方面,總算是守得云開見月明。銀監會終于給五家民營銀行頒發了牌照,騰訊、阿里也借機相繼進入互聯網銀行領域。
2015年年初,李克強總理在銀監會主席尚福林的陪同下拜訪了國內第一家互聯網民營銀行——前海微眾銀行,并點評道,“你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政府要創造條件,給你們一個便利的環境,溫暖的春天。”這被外界看做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雖說銀監會表示民營銀行的牌照為有限牌照,但互聯網銀行聚焦小貸業、背靠大數據,仍然非常有可能在國有銀行中闖出一片天。
在二維碼支付方面,政府擺了一個靜觀其變的姿勢。盡管在上半年3月13日,央行下發緊急文件《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暫停支付寶/公司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以下簡稱《意見的函》),叫停了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但發文主體是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而不是由央行行長簽發——發文主體不同,其文件的效力就會大有不同,該函并不具備強制力。
中央持有的反對卻不打壓的“靜悄悄”創造了一個市場的縫隙,各方都在抓緊時間暗渡陳倉,占領二維碼支付的陣地。仿佛映照了李克強總理在第八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發言,“‘法無禁止皆可為’,這樣才能形成公開透明、預期穩定的制度安排,促進企業活力充分迸發。”面對這個勉強算得上是積極的信號,各方都在小心地試探前行。
銀行系方面,中行、民生、平安等多家銀行開始支持二維碼轉賬,交行手機銀行推出了二維碼預約取現功能。同時據媒體報道國內八大銀行正在測試ApplePay,最快可能將于2015年一季度上線。民間方面,一方面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在默默線下推廣,比如各大便利店的二維碼支付優惠活動。同時近日消息稱阿里投資了以色列二維碼公司,掃碼率可提高四倍。看來科技方面也毫不落后。
總體而言,管理層還是恪守互聯網金融管道化的思路。限制資產管理能力,對二維碼支付網開一面,不允許P2P平臺承諾保本和設資金池,都是遵循著這條思路。騰訊、阿里獲得互聯網銀行牌照也沒有違背上述監管思路:有銀行牌照才能辦銀行的事!獲取牌照之后就乖乖接受傳統的金融監管。
視頻:盒子觸線、廣電發難?網站妥協“認栽”
樂視的2014跌宕起伏堪比大片,其在樂視電視上遭遇的命運波詭卻也不失為視頻網站行業跟廣電總局在過去一年里“激烈”博弈的縮影。
其實對電視機接入互聯網的限制,早在2011年出臺的《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即181號文)中,廣電總局便有明確表態:“終端產品不得有其他訪問互聯網的通道,不得與網絡運營企業的相關管理系統、數據庫進行連接。”
這背后是捍衛熒屏管理原則的堅決:地方衛視及廣電機頂盒的內容是由國有嫡系進行自我審查,電視臺們當然“深明大義”不敢造次,而視頻網站背后的資本則當然會以點擊率等市場指標為導向,令內容管理搖擺在紅線內外。而電視機被互聯網接入,則意味著視頻網站上的各種內容都將“無限”地涌進客廳——挑戰既有的熒屏內容管理原則當然會挑動到廣電總局脆弱的神經,于是后者采取了快刀斬亂麻的干凈利落脆,以“捍衛”熒屏播出內容的和諧。
181號文猶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于頭頂,決心要發展互聯網電視產品的各大視頻網站,仍然在試圖通過與七大集成播控平臺牌照商的合作,想用牌照來掩過廣電總局的耳目:2012年1月13日,樂視網宣布開始與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展開戰略合作,正式進軍互聯網電視機頂盒市場;同一天,視頻網站PPTV與華數集團達成合作;2012年7月30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旗下子公司央廣新媒體公司與江蘇電視臺、愛奇藝網共同成立了互聯網電視的運營合資公司——銀河互聯網電視有限公司。
當視頻網站們自以為手握牌照命好保、肆意發展電視盒時,耳聰目慧的廣電總局,面對2014目不暇接的各類山寨和大牌盒子,終于“忍無可忍,拍案而起”:
6月25日,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互聯網電視牌照商發函要求立即關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下載通道,并點名批評華數的“天貓魔盒”和百視通搭載視頻app的行為,要求公司進行整改。
7月4日,廣電總局官網掛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大力開展智能電視操作系統TVOS1.0規模應用試驗 加快推動廣播電視終端標準化智能化的通知》,強制廣電系盒子安裝自行研發的TVOS1.0操作系統。作為廣電總局和多方合作研發的操作系統,TVOS系統內容干凈,“賞心悅目”。
7月9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表示,今后不再發放互聯網電視集成服務牌照,并鼓勵省級以上廣電機構進行申請內容服務牌照。
7月11日和15日,廣電總局分別約見中央三大臺(央視、國廣、央廣)領導以及廣東、浙江、湖南、上海四大臺及地方局,批評了當時互聯網電視市場的問題,提出要求包括牌照方負責所有內容、向總局報備突出的所有版本EPG、禁止將未經批準的終端產品推向市場等。同時要求境外引進影視劇、微電影必須在一周內下線,內容無論是在老盒子還是新盒子,都要維護和清理。
時間短,條例多。面對廣電總局這場“閃電戰”,各大視頻網站無一例外在短暫的驚慌過后,馬上調整姿態,或“進擊”或退守:
7月18日樂視舉行投資者溝通會兼媒體招待會,對外宣布和中宣部合作,將在樂視TV開設“黨建頻道”。
7月23日,樂視網在午間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與重慶廣播電視集團、重慶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于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成立子公司來申請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牌照。樂視可謂是緊抓羅建輝司長7月9日發言的內容:限制集成服務牌照,鼓勵內容服務牌照。其行動不可謂不迅速。
7月30日,優酷土豆集團向華聞傳媒旗下控股公司國廣東方增資5000萬元,持有其16.6667%的股權,未來雙方將聯合開展互聯網電視相關業務。而華聞傳媒的實際控制人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IBN),七大牌照方之一。
廣電總局的一系列政策至少有兩大影響:
√首先,廣電系盒子有了統一的操作系統,而牌照方與視頻網站的合作又被壓制,廣電總局在內容管理上當然是舒暢了很多;
√其次,在禁止視頻網站接入、連logo也禁止露出的情況下,互聯網機頂盒的優勢已逐漸削弱,廣電系機頂盒的腰又硬了那么一點兒。
在這一系列政策之后,電視還歸清凈,而廣電總局的下一步,就是把視頻網站變成另一個電視。
在12月4日舉行的2014中國網絡視聽產業論壇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表示,從監管來看,未來傳統媒體不允許播出的內容,新媒體一樣不允許播出。
與羅司長發言緊緊呼應,2015年1月21日廣電總局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網上境外影視劇相關信息申報登記工作的通知》(特急),表示2015年新上線的境外影視劇必須拿到一季的全片并配好字幕交審,審核通過后,取得引進許可證號方可上線播出。
以上條例除了讓美劇迷們不能及時看到更新以外,另一個影響是廣電總局親兒子們的競爭力相對上升。以湖南廣電旗下視頻網站“芒果TV”為例,他們擁有牌照,可以接入機頂盒;同時未來將不再眼紅那些過去視頻網站可以播出而他們不能播出的內容,再加上自己的獨播內容,競爭力大大上升。其CEO張若波對此評論道 “就政策來說,我們是受益者”,看來親媽的心,兒子們看在眼里,感恩在心里。
在視頻網站與總局的博弈中,網絡視頻網站處于毫無疑問的劣勢地位。本來想游走紅線結果被打個措手不及。預測2015,廣電總局的高壓政策定然會繼續,未可知的是,視頻網站在失去境外劇這一核心競爭力之后該如何繼續保持高流量來挽留資本市場的信任呢?
總結
既得利益集團都有著合法、合規的外衣,有各種牌照可以充當壁壘。而許多新興的互聯網企業,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為顛覆而生的。它們無法、也不愿意削足適履,使自己嚴絲合縫地嵌入舊的體系之中。于是,新舊勢力第一階段的博弈圍繞政策監管展開。
而政府的管理在互聯網時代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政策的遲緩,有時是因為在觀望,有時是因為在給各方試錯的時間和空間,當然有時是因為內部機構設置無法與變化的市場相適應,因而無法快速反應。
互聯網企業們是就是鯰魚,在各種曾經鐵板一塊、死水一潭的市場的縫隙里不斷游走、突襲并重構商業,同時將各方一起卷入到改革的進程之中。
預計在2015年,政府在智能用車、互聯網金融、網絡視頻等領域的政策將趨于明朗,執行亦更加堅定。互聯網企業與既得利益集團之間的博弈將進入下一階段。
博弈永不眠。
整理、文/實習生 周洋帆。Eastland對此文亦有貢獻